?乐视股价危机贾跃亭债务问题吹不散的漫天疑云
2018-01-04 10:01:19
除了股价危机,乐视的债务危机怎么破,也是一个大问题。
从去年6月25日开始,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乐视大厦,门口躺满了前来讨债的供应商。他们自带高分贝音响设备,现场循环播放“乐视还钱,贾跃亭还钱”的口号。从6月25日就开始来乐视大厦要账,这些供应商表示,乐视一共欠了他们6000万元左右。十多名供应商占据了大厦一层三分之二的空间,只留下一条通道供员工进出使用。
据专业人士分析,贾跃亭和乐视的债务沉重而复杂,至少涉及乐视非上市体系对乐视网上市公司庞大的应收账欠款、乐视上市和非上市体系对供应商和经销商的欠款、贾跃亭和乐视体系的银行欠款三大方面。
乐视复牌后,资金危机很可能会加剧,供应商面临的处境也将更为不利。乐视的债,怎么还?
乐视控股创始人贾跃亭的妻子甘薇昨日发布微博,称受贾跃亭的委托,其将负责贾跃亭在国内的债务问题。
“顺便澄清:老贾减持股票的钱,减持所得97亿,缴税20亿和质押股票的贷款,质押贷款余额69亿,2014年至昨利息支出17.4亿,股权投资约16亿,经营投入约152亿。”
甘薇说,“不但没用于个人及家庭使用,还替公司担保100多亿,个人及家庭两套房产和资产都被冻结,负债累累。我将与债务小组全力以赴解决债务问题。”
贾跃亭昨日也发布回应函,称为更好地解决上市公司债务问题,已委托甘薇、贾跃民全权代理其行使上市公司股东权利和履行股东责任。
替夫还债,靠谱吗?
昨天一早央视财经记者联系了好几位律师,他们一致认为贾跃亭应该尽快回国接受监管,处理相关债务。贾跃亭委托妻子甘薇回国处理债务,委托手续存在瑕疵。
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赵星海律师认为:贾跃亭应该回国接受监管部门的问询。虽然按照公司法及相关法律规定,贾跃亭可以委托太太和兄弟来处理债务,但贾跃亭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亲自回来更有利于处理债务。赵星海律师表示,目前尚未看到贾跃亭此次委托太太回国处理债务的相关手续,不清楚手续上是否存在瑕疵。委托手续应该完备和合法,由于贾跃亭人在美国,他应该到中国驻美国的大使馆或领事馆办理相关委托认证手续,才合规。
贾跃亭
资金究竟流向何处
短短三年左右时间里,贾跃亭获得的这些大量资金,究竟用向了何处?
按照甘薇的说法,168亿元的资金,16亿元用于股权投资,152亿元用于支持经营,贾跃亭个人还为“公司”提供了100多亿元的担保。事实是否果真如此?
在上市公司体系,贾跃亭并无资金支持,甚至连承诺的减持借款也未兑现。根据2015年6月23日公告,在签署第一笔借款协议时,乐视网曾与贾跃亭约定,借款期限将不低于十年,但实际使用时间只有两年左右。乐视网半年报显示,2017年上半年,该公司分别向贾跃芳、贾跃亭归还了股东承诺借款4.34亿元、260万元。截至6月底,贾跃芳、贾跃亭对乐视网承诺借款余额均为0。这意味着,贾跃芳、贾跃亭向乐视网承诺的借款已全部收回。
2015年以来,乐视非上市体系昨年的重大对外投资,皆有据可查。目前确知的投资中,买地、股权投入最大。公开信信息显示,2016年5月,乐视控股从上海世茂买入北京财富时代置业有限公司和北京百鼎新世纪商业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从而获得世茂广场·工三商业资产。彼时交易对价合计约29.72亿元。
由乐视控股直接进行的股权投资,主要是入股易到用车。2015年10月,乐视控股获得易到用车70%股权,但投资金额双方没有公布,但外界猜测为7亿美元。按当时价格计算,这笔投资约合人民币45亿元。加上上述买地投入,动用资金约75亿元。
而乐视手机手机、移动板块花费的资金,可能远远超过上述投入。此前有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分析,总体估算,乐视花在手机和汽车上的补贴和投资,可能超过150亿元。
股权质押、借款等支付部分所获资金成本,是另外一项重大支出。但迄昨为止,贾跃亭并未对外界说明其融资成本。若按甘薇所称股权质押融资69亿元、三年支付17.4亿元利息计算,则每年付息5.8亿元,年化利率约为8.2%。若按100亿元左右的质押规模计算,则每年需支付利息8.2亿元,2015年10月至昨须支付17亿元以上。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2014年底以来,贾跃亭个人、尤其控制的乐视非上市公司体系,加上减持扣税,已知资金支出约为290亿元。但乐视危机爆发后,乐视控股所持易到用车股权已经脱手。剔除这一因素,贾跃亭的支出资金扣除涉及挪用易到用车部分,则接近270亿元。
以股权、产业基金形式进行的融资,资金成本压力更为凸显。根据媒体报道,乐视体育融资时曾约定,如果不能在2018年前成功上市,投资者有权要求乐视体育大股东回购股权,而且回购价格不低于年化收益率的8%。而2017年半年报显示,贾跃亭、乐视网对乐视并购基金进行担保,该基金实际募集资金43.54亿元,存续一年预期收益更是高达15%。但目前是否回购、支付利息尚未可知。
香港“金主”疑云
无论是入账资金总量,还是出账数量,贾跃亭最近几年的资金进出情况,与甘薇1月2日所列账单存在较大差异。
按照甘薇的说法,2014年以来,流向贾跃亭的资金共计168亿元,而根据上述公开数据,其入账资金保守测算接近400亿元,两者相差230亿元以上。即便股权质押融资金额实为69亿元,两者相差也近200亿元左右。仅仅贾跃亭减持乐视网117亿元,以及转让乐视影业、乐视致新等股权所得资金,也达到159.6亿元。
在支出方面,两者差距更大。甘薇在博文中称,贾跃亭各项资金支出,与入账资金相等。如果这一说法属实,则意味着收支相抵,贾跃亭尚有超过215亿元的巨额资金盈余。若以上述粗略测算的支付为基数,业仍有超过130亿元的盈余。
一个巨大的疑问由此产生。甘薇列的账单是否靠谱?如果百亿资金“漏洞”真的存在,又是如何形成的?究竟去了哪里?
耐人寻味的是,乐视网人士1月2日对第一财经表示,“对于贾跃亭和甘薇的说法,我们肯定是不太信的,贾跃亭现在的身份也只是乐视网的大股东了,乐视网肯定全力以赴追责。”
自从2017年7月远走美国后,贾跃亭每每提到香港,便总能大战神通地打开资金阀门。根据媒体报道,2017年8月10日,贾跃亭在香港筹集资金,向员工发放本月工资。
乐视控股一名高管的说法,让此事颇具几分神秘色彩。“昨天中午还告诉我们可能本月工资依然无法发放”,当天下午3点贾跃亭才在香港筹到资金,而下午4点就奇迹般转到国内,开始给员工们发工资。
云淡风轻的解释,吹不散漫天疑云。是贾跃亭真的筹集到了资金,还是发放员工工资的资金,来源另有蹊跷,个中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神奇”故事?
从去年6月25日开始,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乐视大厦,门口躺满了前来讨债的供应商。他们自带高分贝音响设备,现场循环播放“乐视还钱,贾跃亭还钱”的口号。从6月25日就开始来乐视大厦要账,这些供应商表示,乐视一共欠了他们6000万元左右。十多名供应商占据了大厦一层三分之二的空间,只留下一条通道供员工进出使用。
据专业人士分析,贾跃亭和乐视的债务沉重而复杂,至少涉及乐视非上市体系对乐视网上市公司庞大的应收账欠款、乐视上市和非上市体系对供应商和经销商的欠款、贾跃亭和乐视体系的银行欠款三大方面。
乐视复牌后,资金危机很可能会加剧,供应商面临的处境也将更为不利。乐视的债,怎么还?
乐视控股创始人贾跃亭的妻子甘薇昨日发布微博,称受贾跃亭的委托,其将负责贾跃亭在国内的债务问题。
“顺便澄清:老贾减持股票的钱,减持所得97亿,缴税20亿和质押股票的贷款,质押贷款余额69亿,2014年至昨利息支出17.4亿,股权投资约16亿,经营投入约152亿。”
甘薇说,“不但没用于个人及家庭使用,还替公司担保100多亿,个人及家庭两套房产和资产都被冻结,负债累累。我将与债务小组全力以赴解决债务问题。”
贾跃亭昨日也发布回应函,称为更好地解决上市公司债务问题,已委托甘薇、贾跃民全权代理其行使上市公司股东权利和履行股东责任。
替夫还债,靠谱吗?
昨天一早央视财经记者联系了好几位律师,他们一致认为贾跃亭应该尽快回国接受监管,处理相关债务。贾跃亭委托妻子甘薇回国处理债务,委托手续存在瑕疵。
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赵星海律师认为:贾跃亭应该回国接受监管部门的问询。虽然按照公司法及相关法律规定,贾跃亭可以委托太太和兄弟来处理债务,但贾跃亭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亲自回来更有利于处理债务。赵星海律师表示,目前尚未看到贾跃亭此次委托太太回国处理债务的相关手续,不清楚手续上是否存在瑕疵。委托手续应该完备和合法,由于贾跃亭人在美国,他应该到中国驻美国的大使馆或领事馆办理相关委托认证手续,才合规。
贾跃亭
资金究竟流向何处
短短三年左右时间里,贾跃亭获得的这些大量资金,究竟用向了何处?
按照甘薇的说法,168亿元的资金,16亿元用于股权投资,152亿元用于支持经营,贾跃亭个人还为“公司”提供了100多亿元的担保。事实是否果真如此?
在上市公司体系,贾跃亭并无资金支持,甚至连承诺的减持借款也未兑现。根据2015年6月23日公告,在签署第一笔借款协议时,乐视网曾与贾跃亭约定,借款期限将不低于十年,但实际使用时间只有两年左右。乐视网半年报显示,2017年上半年,该公司分别向贾跃芳、贾跃亭归还了股东承诺借款4.34亿元、260万元。截至6月底,贾跃芳、贾跃亭对乐视网承诺借款余额均为0。这意味着,贾跃芳、贾跃亭向乐视网承诺的借款已全部收回。
2015年以来,乐视非上市体系昨年的重大对外投资,皆有据可查。目前确知的投资中,买地、股权投入最大。公开信信息显示,2016年5月,乐视控股从上海世茂买入北京财富时代置业有限公司和北京百鼎新世纪商业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从而获得世茂广场·工三商业资产。彼时交易对价合计约29.72亿元。
由乐视控股直接进行的股权投资,主要是入股易到用车。2015年10月,乐视控股获得易到用车70%股权,但投资金额双方没有公布,但外界猜测为7亿美元。按当时价格计算,这笔投资约合人民币45亿元。加上上述买地投入,动用资金约75亿元。
而乐视手机手机、移动板块花费的资金,可能远远超过上述投入。此前有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分析,总体估算,乐视花在手机和汽车上的补贴和投资,可能超过150亿元。
股权质押、借款等支付部分所获资金成本,是另外一项重大支出。但迄昨为止,贾跃亭并未对外界说明其融资成本。若按甘薇所称股权质押融资69亿元、三年支付17.4亿元利息计算,则每年付息5.8亿元,年化利率约为8.2%。若按100亿元左右的质押规模计算,则每年需支付利息8.2亿元,2015年10月至昨须支付17亿元以上。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2014年底以来,贾跃亭个人、尤其控制的乐视非上市公司体系,加上减持扣税,已知资金支出约为290亿元。但乐视危机爆发后,乐视控股所持易到用车股权已经脱手。剔除这一因素,贾跃亭的支出资金扣除涉及挪用易到用车部分,则接近270亿元。
以股权、产业基金形式进行的融资,资金成本压力更为凸显。根据媒体报道,乐视体育融资时曾约定,如果不能在2018年前成功上市,投资者有权要求乐视体育大股东回购股权,而且回购价格不低于年化收益率的8%。而2017年半年报显示,贾跃亭、乐视网对乐视并购基金进行担保,该基金实际募集资金43.54亿元,存续一年预期收益更是高达15%。但目前是否回购、支付利息尚未可知。
香港“金主”疑云
无论是入账资金总量,还是出账数量,贾跃亭最近几年的资金进出情况,与甘薇1月2日所列账单存在较大差异。
按照甘薇的说法,2014年以来,流向贾跃亭的资金共计168亿元,而根据上述公开数据,其入账资金保守测算接近400亿元,两者相差230亿元以上。即便股权质押融资金额实为69亿元,两者相差也近200亿元左右。仅仅贾跃亭减持乐视网117亿元,以及转让乐视影业、乐视致新等股权所得资金,也达到159.6亿元。
在支出方面,两者差距更大。甘薇在博文中称,贾跃亭各项资金支出,与入账资金相等。如果这一说法属实,则意味着收支相抵,贾跃亭尚有超过215亿元的巨额资金盈余。若以上述粗略测算的支付为基数,业仍有超过130亿元的盈余。
一个巨大的疑问由此产生。甘薇列的账单是否靠谱?如果百亿资金“漏洞”真的存在,又是如何形成的?究竟去了哪里?
耐人寻味的是,乐视网人士1月2日对第一财经表示,“对于贾跃亭和甘薇的说法,我们肯定是不太信的,贾跃亭现在的身份也只是乐视网的大股东了,乐视网肯定全力以赴追责。”
自从2017年7月远走美国后,贾跃亭每每提到香港,便总能大战神通地打开资金阀门。根据媒体报道,2017年8月10日,贾跃亭在香港筹集资金,向员工发放本月工资。
乐视控股一名高管的说法,让此事颇具几分神秘色彩。“昨天中午还告诉我们可能本月工资依然无法发放”,当天下午3点贾跃亭才在香港筹到资金,而下午4点就奇迹般转到国内,开始给员工们发工资。
云淡风轻的解释,吹不散漫天疑云。是贾跃亭真的筹集到了资金,还是发放员工工资的资金,来源另有蹊跷,个中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神奇”故事?